顶端新闻记者 齐亚琼 杨琨
“星巴克挤满了失业的中年人”“失业的中年人为什么挤到咖啡馆‘假装上班’”……近段时间,“失业中年危机”话题再次冲上热榜。这些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“老司机”,面临的求职困境,让“就业季”充斥着满满焦虑。
(相关资料图)
再加上,中年人再就业的“保底职业”网约车等官宣饱和,让部分中年失业者愈发煎熬。如果说失业了还要去星巴克,是在存放最后的体面。可如今,又要守护体面,又要失去“退路”,“星巴克的中年人”该如何破局?
咖啡馆里的工作场景 图源:星巴克
这则“没了工作的中年人,在咖啡馆假装上班”的文章中,讲述了几个案例,有30岁的“前互联网从业者”在咖啡馆假装上班一个多月;有35岁的市场从业者,其所在公司市场部80%的人被裁员;还有在一线城市从事投资工作的48岁男子,在咖啡馆假装上班两年后,进入咖啡领域成为创业者。
细看这些案例,其实所谓的“中年人”更像是一个笼统的标签词汇,毕竟很少有人在30岁就称呼自己为中年人。这些三四十岁职场人士遇到的求职困境,浓缩成了一个在“星巴克假装上班投简历”的具体场景,这确实能满足很多人的想象,也引发了一定的共鸣。
星巴克成为许多人短暂逃避现实的场所 图源:网络
对于部分中年失业者来说,失业了还要去星巴克,是在存放最后的体面。他们觉得,坐在店里发呆玩手机也比回家好,回家父母老婆会用“那种眼神”望着自己。
另一个让大家心情复杂的消息是,今年5月,东莞、温州、济南等多地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,提醒当地网约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,三亚、长沙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。曾经是中年人再就业的“保底职业”网约车,如今似乎也装不下太多人了。没有了体面,还要失去“退路”的中年人,难免沮丧和焦虑。
一
“星巴克的中年人”是青年群体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”的一个表现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4月份,在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微降的情况下,16岁至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达20.4%,创历史最高水平。随之而来的另一巨大挑战是: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,这意味着,“结构性失业”“摩擦性失业”常态化。
从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看,目前所反映出的矛盾主要在于,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意愿找到合适岗位,而用人单位有时又很难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。综合来说,有三重因素叠加推高了“星巴克里中年人”的数量和焦虑度。
35岁的危机感 图源:新华社
“没适应”的用工需求结构巨变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1—4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.6%。提质增效的企业生存需要,折射出优化企业人才结构的种种无奈。
企业真的不需要人才吗?自然不是。拿“最重要的就业吸纳池”制造业来说,人才缺口接近3000万人。随着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,“机器替人”已成趋势,制造业需要的不再是生产线低端操作岗位,而是具备新能力的技师及工程开发人员。
机器人在智慧工厂进行工作 图源:环球网
“后知后觉”的社会转型“不确定性”预期。不确定性是当下时代最大的确定性,公司们都在迎难而上、用力转型,一个行业出现了下行趋势,必然要淘汰掉一批职业者,这些人在转型的过程中等于又重新开始,面临着转型困境。年轻人或许今后更要把企业当学校,把老板当校长,在职场中不断尝试新的可能,熟悉驾驭不确定性的各种挑战,最终练就一种不依附于平台或系统的独立生存能力,成为不确定性时代的那个确定者。
“放不下”的白领优越感。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些鸡汤故事:网红主播一夜暴富、光鲜亮丽的背后,是你吃不了的苦。比如超级主播李佳琦,在直播初期,每天坐在无人问津的镜头前6个小时,抱着“再试试看”的信念,坚持直播上千个日夜,才成为行业TOP。
反观“星巴克的中年人”,咖啡馆里不仅装着失业的中年人,也装着他们放不下的白领优越感。一来,已经工作了一定年限,拥有了一定资历、职务和相应的待遇;二来,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上有老、下有小,如果再加上房贷车贷,开支大,生活中需要照顾方方面面,猛然间生活质量“降标”,一时间无法适应。
二
曾经在咖啡馆办公或创业,是一个白领的标配,如今“在星巴克喝咖啡”多了一层寓意。无法回避,今年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挑战就是就业。无论是“星巴克里的中年人”,还是“35岁门槛”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,存在局部就业难的现象。
这些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,也受到多重外部因素的影响,比如行业发展式微、产业政策调整、企业经营问题等等。如何让他们不丢失“体面”,还能有“退路”可选,一方面需要自救自强,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各界扶一把、送一程。
2023年校园招聘 图源:郑州城市职业学院
积极“种草”新兴职业。当下,互联网作为新兴就业岗位的吸纳池,催生了很多新新职业,比如媒体列举出来的游戏捏脸师、密室剧本设计师、盲盒设计者、网上自律监督师、上门喂猫师等等。就业青年不妨放宽心态,卸掉包袱,与时代共舞,尝试五花八门的新兴职业,对美好生活、美好职业展开新定义和新主张。
当前,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2亿人左右,大量新业态工种纷纷兴起。从固定就业到弹性就业,从雇佣就业到灵活就业,从专业型就业到复合型就业,传统就业向新型就业转换的多元图景已然形成。
整理收纳师正在整理衣物 图源:海报新闻
俯身找到“逆生长能力”密码。有媒体报道称,一位52岁的钟点工阿姨实现了多元收入:在做家庭主妇的同时,通过做钟点工、打零工等方式,拥有了9份收入,被网友称为“最强打工人”。
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年轻人,他们敢于脱掉“孔乙己长衫”,在时代经济转型巨变中重新找到职业新力量。也许对于拥有一定学历和“高大上”工作履历的人来说,向上走容易,向下兼容,其实在心态上很难。但任何职业和岗位都有做成“头部”的潜力,三全食品创始人还不是从沿街串巷卖一腕汤圆起步;即使到了千亿市值,双汇董事长万隆还自称是个杀猪的。
加入AI时代重构职业春天。重构个体在智能时代的职业价值,也是“星巴克中年人”们迫在眉睫的事儿。关于智能AI跟人“抢饭碗”的预测争论不休,但确定的是,AI带来的工作效率差距将会加大。有专业人士认为智能时代“雪花模型”人才最吃香,意思是:早前,市场上流行“T形人才”,讲究一个专长特别强;后来,又开始流行“π形人才”,要求至少要拥有两种专业技能。AI时代,人才得是雪花形的,能在AI的帮助下掌握多个领域的技能,可以做复杂决策,甚至每个人都要做现在CEO做的事。
招聘活动现场 图源:新华社
社会各界合力破解就业困境。超千万的高校毕业生,是压力,更是蓬勃的活力,不能将就业人口当“包袱”,要用好人才红利,创造条件让“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”。针对结构性矛盾,努力实现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。短期来看,可以完善落实各项优惠措施,对企业开展扶持、对失业者开展再就业帮扶;从更长远处看,高校在专业设置、课程安排和技能培训上,要提高时代感知力和灵敏度,培养出市场更加需要的劳动者。
总之,结构性的、局部性的就业难,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会是一个普遍感受。“星巴克的中年人”要主动走下精神的“神坛”,如果仍然靠喝咖啡麻醉自己,其实质是选择了“躺平”,是一种假象的安全感。加油吧!年轻人。
标签: